宋本《傷寒論》序二

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宋本《傷寒論》序二
  • Post category:中醫古籍
  • Post last modified:2025年5月19日

宋本《傷寒論》序二

作者:谷羽希 編輯:谷羽希 翻譯:谷羽希

夫前聖有作,後必有繼而述之者,則其教乃得著於世矣。

醫之道,源自炎黃,以至神之妙,始興經方。繼而伊尹以元聖之才撰成《湯液》,俾黎庶之疾疚咸遂蠲除,使萬代之生靈普蒙拯濟。後漢張仲景又廣《湯液》為《傷寒卒病論》十數卷,然後醫方大備,茲先聖後聖,若合符節。至晉太醫令王叔和,以仲景之書,撰次成敘,得為完帙。昔人以仲景方一部為眾方之祖,蓋能繼述先聖之所作,迄今千有餘年,不墜於地者,又得王氏闡明之力也。《傷寒論》十卷,其言精而奧,其法簡而詳,非寡聞淺見所能赜究。後雖有學者,又各自名家,未見發明。僕忝醫業,自幼徂老,耽味仲景之書五十餘年矣,雖粗得其門而近升乎堂,然未入於室,常為之慊然。昨者,邂逅聊攝成公,議論該博,術業精通而有家學,注成《傷寒》十卷,出以示僕。其三百九十七法之內,分析異同,彰明隱奧,調陳脈理,區別陰陽,使表裏以昭然,俾汗下而灼見。百一十二方之後,通明名號之由,彰顯藥性之主,十劑輕重之攸分,七精制用之斯見,別氣味之所宜,明補瀉之所適,又皆引《內經》,旁牽眾說,方法之辨,莫不允當,實前賢所未言,後學所未識,是得仲景之深意者也。昔所謂慊然者,今悉達其奧矣!親覿其書,誠難默默,不揆荒蕪,聊序其略。時甲子中秋日洛陽嚴器之序。

返回主目錄:

《傷寒雜病論》

免責申明:

以上經驗與見解,為本文作者的個人使用經驗和理解,僅供參考,作為學術交流,請勿盲目照搬,盲目使用責任自負!因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,用藥也會不同。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。如有其他經驗,歡迎評論,歡迎投稿。
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,麻煩給我點個讚。
如果您還是一個富有且慷慨的人,請給我打賞!
您的認可是我繼續寫作的最大動力,非常感謝!
美金打賞按鈕 ——


下方有人民幣打賞按鈕。

赞赏

微信赞赏支付宝赞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