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本《傷寒論》序一

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宋本《傷寒論》序一
  • Post category:中醫古籍
  • Post last modified:2025年5月19日

宋本《傷寒論》序一

作者:谷羽希 編輯:谷羽希 翻譯:谷羽希

夫《傷寒論》,蓋祖述大聖人之意,諸家莫其論擬,故晉皇甫謐序《甲乙針經》云:伊尹以元聖之才撰用《神農本草》,以為《湯液》。漢張仲景論廣《湯液》為十數卷,用之多驗。近世太醫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遺論甚精,皆可施用。是仲景本伊尹之法,伊尹本神農之經,得不謂祖述大聖人之意乎?張仲景,《漢書》無傳,見《名醫錄》,雲南陽人,名機,仲景乃其字也。舉考(孝)廉,官至長沙太守。始受術於同郡張伯祖,時人言識用精微,過其師。所著論,其言精而奧,其法簡而詳,非淺聞寡見者所能及。

自仲景於今八百餘年,惟王叔和能學之,其間如葛洪、陶景、胡洽、徐之才、孫思邈輩,非不才也,但各自名家而不能修明之。

開寶中,節度使高繼衝曾編錄進上,其文理舛錯,未嘗考正。歷代雖藏之書府,亦闕於讎校。是使治病之流,舉天下無或知者。

國家詔儒臣校正醫書,臣奇續被其選。以為百病之急,無急於傷寒,今先校定張仲景《傷寒論》十卷,總二十二篇證,外合三百九十七法,除復重,定有一百一十二方,金請頒行。太子右贊善大夫臣高保衡、尚書屯田員外郎臣孫奇、尚書司封郎中秘閣校理臣林億等謹上《注解傷寒論》序。

返回主目錄:

《傷寒雜病論》

免責申明:

以上經驗與見解,為本文作者的個人使用經驗和理解,僅供參考,作為學術交流,請勿盲目照搬,盲目使用責任自負!因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,用藥也會不同。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。如有其他經驗,歡迎評論,歡迎投稿。
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,麻煩給我點個讚。
如果您還是一個富有且慷慨的人,請給我打賞!
您的認可是我繼續寫作的最大動力,非常感謝!
美金打賞按鈕 ——


下方有人民幣打賞按鈕。

赞赏

微信赞赏支付宝赞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