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Table of Contents
Toggle吴茱萸汤-南开阳
作者 : 南开阳 编辑 : 谷羽希 翻译 : 谷羽希
条文
《伤寒论》
阳明篇243: 食谷欲呕,属阳明也;吴茱萸汤主之;得汤反剧者,属上焦也。
少阴篇309:少阴病,吐利,手足逆冷,烦躁欲死者;吴茱萸汤主之。
病机:
肝阳虚,肝为刚脏,肝寒者为肝阳虚。
辩:
阳明虚寒,自有理中汤温之,本条选择温肝散寒之吴茱萸汤,可见病机非中焦虚寒,乃肝阳虚生寒,寒逆犯胃所致。
条文理解
第378条,其病机为肝阳虚盛而犯胃,胃气上逆而干呕,久寒之气上逆则吐涎沫,上逆至头顶则头痛,究其根本,任是肝阳虚寒内生而变生诸症。
虽309条有阳气衰竭少阴险症之象,用四逆汤恐救治不及,究其病因任是肝阳虚衰,阴寒内生,犯及诸脏,犯胃则呕,犯脾则泄,犯信则烦;用吴茱萸温肝阳,治病秋本,诸症皆除。
吴茱萸汤经典特征
1.头痛为头顶痛,口水多
2.阴证呕吐兼下利时却以呕吐为主,烦躁为躁动不止
附:药症记录
《神农本草经》中,说到桂枝“治吐吸”,即肾不纳气之症;桂枝能通肾之阳,如桂枝龙牡汤、天雄散、桂甘龙牡汤、肾气丸之中,都用到肉桂通肾阳,引火归元。
通心阳是桂枝通阳功用之首。桂枝、甘草是平冲定悸的主药,但配伍不同,主治也不同。桂枝甘草茯苓为动悸,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是惊悸,桂枝甘草人参麦冬是虚悸,桂枝甘草五味子是咳逆而悸。
——《中药应用精讲》
免责申明:
以上经验与见解,为本文作者的个人使用经验和理解,仅供参考,作为学术交流,请勿盲目照搬,盲目使用责任自负!因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,用药也会不同。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。如有其他经验,欢迎评论,欢迎投稿。
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,请给我点个赞。
如果您还是一个富有且慷慨的人,请给我打赏!
您的认可是我继续写作的最大动力,非常感谢!
美金打赏按钮——
下方有人民币打赏按钮。
微信赞赏
支付宝赞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