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able of Contents
Toggle一貫煎來由和使用
作者 : 南開陽 編輯 : 谷羽希 翻譯 : 谷羽希
由來:
中醫對於肝的體、用、肝氣、肝陰、肝陽、肝主疏泄、肝主藏血等相互關係的問題上一直沒有確切的邏輯體系支撐,特別是由李中梓提出的:「東方之木無虛,不可補之」之後,「肝無補法」大行其道,其相應症狀的治法都是疏肝理氣,所用藥物也都是香燥藥一起上,結果就是一開始效果很好,後面就效果越來越差。
時至清代,醫學家魏之琇早已看到這種情況便提出到:「醫家治此,每用香燥藥,耗竭肝陰,往往初服小效,久服則死,原其誤人之治,只『肝無補法』四字,遂使千萬生靈含冤泉壤」,可謂振聾發聵,於是基於此條結合一生臨床實踐自創得意之作「一貫煎」。
陸以湉對此方評價:
「余仿其法,治肝燥數證,獲效神聖」。
近代名醫張山雷讚其為:「涵養肝陰無上良方」,可見此方之神聖。
此方原文出自魏之琇《續名醫類案·心胃痛門》:「一貫煎可統治脅痛、吐酸、吞酸、疝瘕等一切肝病」。
辨證:
臨床上常見於心胃疾病的治療,其代表疾病有慢性萎縮性胃炎,病因繁多,各種各樣,要么是胃燥太過,要么是陰虛不榮,脈失濡養,不榮則痛,而該證適用於陰虛胃熱,津液虧虛;多見:
胃脘灼痛,飢不欲食,口乾舌燥,五心煩熱,消瘦無力,口渴思飲,大便秘結,舌紅少苔,脈細數等表現;臨床治療重在養陰益胃,柔肝緩急。
用一貫煎合芍藥甘草湯加減治療,療效顯著,而濕熱體質或肝膽濕熱引起的問題不能用此方。
治療:
組方加減:北沙參30g、麥冬30g、當歸15g、生地黃15g、枸杞子30g、川楝子(火炮)10g、白芍30g、生甘草10g
臨證加減:疼痛明顯可以加延胡索15g,五靈脂5g
嘈雜泛酸:海螵蛸、瓦楞子粉各15g、口苦配伍左金丸
氣滯:枳殼、佛手、青皮、香附各15g、有血瘀加丹參15g
大便秘結:火麻仁10g、瓜蔞仁15g
胃陰虛重:石斛20g、知母20g、黃連5g
睡眠差:夜交藤、合歡皮各30g。
免責申明:
以上經驗與見解,為本文作者的個人使用經驗和理解,僅供參考,作為學術交流,請勿盲目照搬,盲目使用責任自負!因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,用藥也會不同。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。如有其他經驗,歡迎評論,歡迎投稿。
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,麻煩給我點個讚。
如果您還是一個富有且慷慨的人,請給我打賞!
您的認可是我繼續寫作的最大動力,非常感謝!
美金打賞按鈕 ——
下方有人民幣打賞按鈕。
微信赞赏
支付宝赞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