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青龍湯醫案

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小青龍湯醫案
  • Post category:朋友投稿
  • Post last modified:2025年5月20日

小青龍湯醫案

作者 : 南開陽    編輯 : 谷羽希    翻譯 : 谷羽希

【中醫醫案】:

48歲男,主訴為喉嚨不適一天,描述為咽喉部位特別癢,頻繁咳嗽,吐白稀痰,流一點清鼻涕,舌苔白膩水滑,輕微怕冷,無乾嘔,大便軟稀,小便偏白色,無明顯六經之症,辯證為典型的風寒襲肺導致的肺失宣肅,表寒激動內飲上衝導致的寒飲伏肺的水氣咳嗽,遂開小青龍湯原方

【處方】:

生麻黃12g 桂枝8g 炙甘草12g 白芍8g 乾薑、細辛、五味子各10g 薑半夏6g

【注解】:

一、小青龍湯用量:

生麻黃12g、桂枝8g、炙甘草12g,白芍8g、乾薑、細辛、五味子各10g、薑半夏6g 兩幅,一副愈,後隨診已無大礙,參舌診仍然水滑,大便軟稀,患者自訴有慢性腸胃炎,遂用苓桂術甘湯溫陽化飲調理體質,三副下去患者出現瞑眩反應後胃氣恢復:患者頭暈半小時之後開始飢餓,胃口大開,當天大便不再軟稀,顏色偏黃

二、藥物協調

(一)小青龍湯藥物比例:

  1. 麻黃桂枝3:2為佳
  2. 麻黃甘草等量,緩麻黃之毒,同時不至於心悸
  3. 止咳化飲之乾薑、細辛、五味子應等量
  4. 小兒多用炙麻黃。

 

三、此方經臨床十餘例的治癒經驗,總結為以下使用小青龍湯的時機,用之必效:

  1. 寒飲伏肺,肺失宣肅,症見喉癢咳喘、遇寒加重、夜間或躺下加劇
  2. 飲症之鼻涕、痰色白清晰、或量多,或呈黏液泡沫狀
  3. 舌質淡,苔白而滑或膩者,無論是否乾嘔、惡寒、發熱、有汗無汗、脈浮不浮,均可

附:

如果患者有輕微黃痰,尿黃等裏熱證,只要主證是表寒內飲則不影響此方運用,有三例患者受風寒初起喉嚨乾,或黃痰等風熱症,為濕久化熱,可考慮加點清熱藥,但以驅寒藥為主,多數小青龍湯主證的患者都在第二天轉為寒證。

免責申明:

以上經驗與見解,為本文作者的個人使用經驗和理解,僅供參考,作為學術交流,請勿盲目照搬,盲目使用責任自負!因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,用藥也會不同。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。如有其他經驗,歡迎評論,歡迎投稿。
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,麻煩給我點個讚。
如果您還是一個富有且慷慨的人,請給我打賞!
您的認可是我繼續寫作的最大動力,非常感謝!
美金打賞按鈕 ——


下方有人民幣打賞按鈕。

赞赏

微信赞赏支付宝赞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