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able of Contents
Toggle旋覆代赭石湯-南開陽
作者 : 南開陽 編輯 : 谷羽希 翻譯 : 谷羽希
條文:
《傷寒論》第161條:傷寒發汗,若吐、若下、解後,心下痞硬、噫氣不除者;旋覆代赭湯主之。
病機:
胃虛痰阻氣逆,肝氣上犯。
病位:
中焦胃家,下焦肝家。
大量代赭石降其胃部氣逆,兼走肝經,量大則直走下焦。
仲景輕取代赭石非鎮其降逆,與旋覆花搭配,旋覆花質輕辛散,代赭石質重苦降,兩者搭配降中有宣,以復升降之能則痞噯自除。
考:
張錫純在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中曰:“代赭石性涼質重,最善平肝、降胃、鎮衝。參赭並用,借赭石之重墜以化其升浮,使人參補充之力下行可至湧泉”
可見張錫純重用代赭石所治病症事係胃不和而肝氣上逆所致
又,吳鞠通在《溫病條辨》曰:“治中焦如衡,非平不安,治下焦如權,非重不沉”
根據以上結論推測出,代赭石用量過大則容易藥過病所,直抵下焦鎮壓肝氣,故在治療肝氣上逆而呃逆,嘔吐等症狀時大量添加,而在治療胃陽虛寒,飲聚氣逆時,旋覆代赭石湯的赭石應輕不宜重,根據劉渡舟用藥經驗,輕則6-9g,重則25-30g左右,症狀則見噯氣不止,胸悶、痞滿、嘔吐等肝胃不和之症。
免責申明:
以上經驗與見解,為本文作者的個人使用經驗和理解,僅供參考,作為學術交流,請勿盲目照搬,盲目使用責任自負!因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,用藥也會不同。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。如有其他經驗,歡迎評論,歡迎投稿。
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,麻煩給我點個讚。
如果您還是一個富有且慷慨的人,請給我打賞!
您的認可是我繼續寫作的最大動力,非常感謝!
美金打賞按鈕 ——
下方有人民幣打賞按鈕。
微信赞赏
支付宝赞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