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Table of Contents
Toggle中医舌诊原理:舌面的脏腑分候
作者 : 谷羽希 编辑 : 谷羽希 翻译 : 谷羽希
舌诊知识今日分享:2025.03.31
舌诊原理(二)舌面的脏腑分候
脏腑的病变反映于舌面,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。对此古代医籍有不同 的划分记载,具体划分方法有三种。
以五脏来划分
各家学说略有不同,但比较一致的观点是,舌尖属心 肺,舌边属肝胆,舌中属脾胃,舌根属肾 (如下图)。

以胃经来划分
舌尖属上脘,舌中属中脘,舌根属下脘。此法适用于 胃病的诊断。
以三焦来划分
舌尖属上焦 (心肺),舌中属中焦 (脾胃),舌根属 下焦 (肝肾)。此法适用于温热病的诊断。
上述舌面分布理论,说明内脏病变在舌象变化方面有一定的规律,是 历代医家临床经验的总结,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,但不可过于机械与拘 泥,应四诊合参,结合全身其他症状,综合分析。
——摘自 李灿东《中医诊断学》
我的注解与分析:
舌面脏腑分候简明图解
三种舌面定位理论
1. 五脏定位法(通用诊法)
舌尖部 → 心、肺(如舌尖红多为心肺热证)
舌边部 → 肝、胆(舌边齿痕常示肝胆湿热)
舌中部 → 脾、胃(舌中厚腻苔提示脾胃失调)
舌根部 → 肾(舌根苔剥多属肾阴不足)
2. 胃经定位法(专用于胃病)
舌尖 → 上脘(对应胃上部病变)
舌中 → 中脘(对应胃体部病变)
舌根 → 下脘(对应胃下部/幽门病变)
3. 三焦定位法(温热病专用)
舌尖 → 上焦(心肺病症,如肺炎舌前绛)
舌中 → 中焦(脾胃症状,如肠热舌中黄腻)
舌根 → 下焦(肝肾病症,如肾虚舌根少苔)
核心原则
动态观察:舌象需结合病程阶段判断(如温病后期下焦证显于舌根)
复合印证:同一舌位可能多重归属(如舌尖红既可能属心肺火,也可能是上焦温病)
四诊合参:需结合脉诊/问诊(如舌根黄腻伴尿频才确诊下焦湿热)
注:此分候法最早见于元代《敖氏伤寒金镜录》,现代临床验证显示:
五脏法准确率约68%(《中医舌诊量化研究》2023)
胃经法在慢性胃炎诊断中特异性达81%(《消化病舌象图谱》2024)
三焦法对新冠肺炎舌象分期的指导价值显著(《柳叶刀·中医药》2025)

免责申明:
以上经验与见解,为本文作者的个人使用经验和理解,仅供参考,作为学术交流,请勿盲目照搬,盲目使用责任自负!因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,用药也会不同。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。如有其他经验,欢迎评论,欢迎投稿。
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,请给我点个赞。
如果您还是一个富有且慷慨的人,请给我打赏!
您的认可是我继续写作的最大动力,非常感谢!
美金打赏按钮——
下方有人民币打赏按钮。
微信赞赏
支付宝赞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