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Table of Contents
Toggle中医舌诊的方法
作者 : 谷羽希 编辑 : 谷羽希 翻译 : 谷羽希
舌诊知识今日分享:2025.04.02
舌诊的方法
望舌时,医者姿势可略高于患者,以便俯视口舌部位。患者可以采用坐位或仰卧位,头略扬起,尽量张口,自然地将舌伸出口外,舌体放松,舌尖略向下,舌面平展,使舌体充分暴露。
望舌的顺序是先看舌尖,再看 舌中、舌边,最后看舌根部。
由于舌质的颜色易变,伸舌较久则随血脉的运行变化而使舌质色泽失真,而舌苔覆盖于舌体上,一般不会随观察的久 暂而变化,因而望舌应当先看舌质,再看舌苔。然后根据舌质、舌苔的基 本特征,分项察看。
望舌质,主要观察舌质的颜色、光泽、形状及动态 等;
察舌苔,重点观察舌苔的有无、色泽、质地及分布状态等。
在望舌过 程中,既要迅速敏捷,又要全面准确,尽量缩短患者伸舌的时间,以免口 舌疲劳。若一次望舌判断不准,可让患者休息片刻后,再重新望舌。
根据 临床需要,还可察看舌下络脉。
舌诊以望诊为主,为了使诊断更加准确,必要时还须结合闻诊、问诊 和扪摸揩刮等方法进行全面诊察。
如 《舌鉴辨正》中提出用刮舌验苔的方 法进行舌诊,认为刮去浮苔,观察苔底是辨舌的一个重要方面。刮舌可用 消毒压舌板的边缘,以适中的力量,在舌面上由舌根向舌尖刮三五次。若 刮之不去或刮而留有污质,多为里有实邪;刮之即去,舌体明净光滑者, 多为虚证。如需揩舌,可用消毒棉签蘸少许清水在舌面上揩抹数次。
这两 种方法可用于鉴别舌苔有根无根,以及是否属于染苔。
此外,还可以询问 舌上味觉的情况,舌体是否有疼痛、麻木、灼辣等异常感觉,舌体运动是 否灵活等,以协助诊断。
——摘自 李灿东《中医诊断学》
我的注解与分析:
舌诊操作精要(简化学习版)
一、医患体位
1. 医者姿势:略高于患者,便于俯视观察
2. 患者体位:
坐位/仰卧位
头部后仰15-20度
自然张口,舌尖轻抵下唇内侧
二、伸舌规范
1. 舌体放松平展
2. 舌尖自然下垂
3. 暴露区域:舌尖→舌中→舌边→舌根
三、观察流程
1. 顺序原则:
先舌质(颜色/光泽/形态/动态)
后舌苔(有无/颜色/质地/分布)
总耗时≤10秒/次
2. 分区观察:

四、辅助手法
1. 刮舌法:
工具:消毒压舌板
方向:舌根→舌尖(3-5次)
判断: ✓ 苔难刮→实证 ✓ 易刮净→虚证
2. 揩舌法:
工具:湿润消毒棉签
作用:鉴别染苔/真苔
五、问诊补充
1. 舌体感觉:痛/麻/灼热感
2. 运动功能:灵活度/震颤
3. 味觉变化:异常味觉体验
六、注意事项
1. 时间控制:单次观察≤15秒
2. 复检间隔:休息3分钟后
3. 环境要求:自然白光为佳
4. 干扰排除:提前问清饮食/药物史

免责申明:
以上经验与见解,为本文作者的个人使用经验和理解,仅供参考,作为学术交流,请勿盲目照搬,盲目使用责任自负!因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,用药也会不同。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。如有其他经验,欢迎评论,欢迎投稿。
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,请给我点个赞。
如果您还是一个富有且慷慨的人,请给我打赏!
您的认可是我继续写作的最大动力,非常感谢!
美金打赏按钮——
下方有人民币打赏按钮。
微信赞赏
支付宝赞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