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舌诊的注意事项

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中医舌诊的注意事项
  • Post category:随想杂谈
  • Post last modified:2025年5月12日

中医舌诊的注意事项

作者 : 谷羽希  编辑 : 谷羽希   翻译 : 谷羽希

舌诊知识今日分享:2025.04.03


舌诊的注意事项


为了使舌诊所获得的信息准确,必须注意排除各种操作因素所造成的 虚假舌象。望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:


1.光线的影响


光线的强弱与色调,对颜色的影响极大,常常会使望诊 者对同一颜色产生不同的感觉,稍有疏忽易产生错觉。正如 《辨舌指南》 所说: “灯下看黄苔,每成白色,然则舌虽可凭,而亦未尽可凭,非细心审 察,亦难免于误治矣。 ” 望舌以白天充足而柔和的自然光线为佳,如在夜间或暗处,用白色日 光灯为好,光线要直接照射到舌面,避免有色光源对舌色的影响。

2.饮食或药品的影响


饮食及药物的摄入可使舌象发生变化。如进食之 后,由于食物的反复摩擦,使舌苔由厚变薄;饮水后,可使干燥舌苔变为 湿润。过冷过热的饮食及刺激性食物可使舌色发生改变,如刚进辛热食物,舌色可由淡红变为鲜红,或由红色转为绛色。长期服用某些抗生素, 可产生黑腻苔或霉腐苔。

某些食物或药物会使舌苔染色,称为染苔。例如,饮用牛奶、豆浆、 钡剂、椰汁等可使舌苔变白、变厚;食用花生、瓜子、豆类、核桃、杏仁 等富含脂肪的食品,往往在短时间可使舌面附着黄白色渣滓,易与腐腻苔 相混;食用蛋黄、橘子、柿子、核黄素等,可将舌苔染成黄色;各种黑褐 色食品、药品,或吃橄榄、酸梅,长期吸烟等,可使舌苔染成灰色、黑 色。

一般染苔多在短时间内自然退去,或经揩舌除去,多不会均匀附着于 舌面,且与病情亦不相符。如有疑问时,可询问饮食、服药等情况进行鉴 别,慎勿误认。

3.口腔对舌象的影响


牙齿残缺,可造成同侧舌苔偏厚;镶牙、牙床不 规整,可以使舌边留有齿痕;睡觉时张口呼吸,可以使舌苔增厚、干燥 等。这些因素所致的舌象异常,不能作为病理征象,临床上应仔细鉴别, 以免误诊。

4.伸舌姿势的影响


伸舌时舌体蜷缩,或过分用力,或伸舌时间过长, 会影响舌体血液运行而引起舌色改变,或导致舌苔紧凑变样,或舌苔干湿 度发生变化。
——摘自 李灿东《中医诊断学》

我的注解与分析:


舌诊操作精要(简化学习版)


舌诊注意事项整理


一、光线影响


核心要点:避免光源干扰,确保舌色辨识准确
具体要求:
1. 优先选择白天自然光,光线需柔和均匀
2. 夜间或暗处使用白色日光灯,避免有色光源
3. 光源直接照射舌面,避免阴影干扰
经典参考:《辨舌指南》指出,灯光下黄苔易误判为白苔,需谨慎鉴别

二、饮食与药物影响

干扰类型:


1. 物理摩擦:进食后舌苔变薄,饮水后湿润度改变
2. 温度刺激:过冷/热食物可能使舌色短暂变红或绛色


3. 染色效应(染苔):
白色:牛奶、豆浆、钡剂
黄白色渣滓:花生、瓜子、核桃等脂肪类食物
黄色:橘子、柿子、核黄素
灰黑色:橄榄、酸梅、吸烟或某些药物

鉴别方法:


染苔多短时存在,可揩舌去除
询问患者近期饮食、服药史

三、口腔因素干扰


常见问题:


1. 牙齿残缺:同侧舌苔增厚
2. 假牙或牙床不平:舌边齿痕
3. 张口呼吸:舌苔干燥增厚


处理建议:


排除生理性干扰后评估病理意义
结合口腔检查综合判断

四、伸舌姿势规范


错误操作:


1. 舌体蜷缩或过度用力
2. 伸舌时间过长(>30秒)


后果:


舌色因血流改变失真
舌苔干湿度、紧密度异常


正确方法:


自然舒展,舌尖轻抵下唇
快速观察(5-10秒内完成)

舌诊注意事项的思维导图

免责申明:

以上经验与见解,为本文作者的个人使用经验和理解,仅供参考,作为学术交流,请勿盲目照搬,盲目使用责任自负!因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,用药也会不同。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。如有其他经验,欢迎评论,欢迎投稿。

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,请给我点个赞。
如果您还是一个富有且慷慨的人,请给我打赏!
您的认可是我继续写作的最大动力,非常感谢!
美金打赏按钮——


下方有人民币打赏按钮。

赞赏

微信赞赏支付宝赞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