桂枝去芍药汤-南开阳

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桂枝去芍药汤-南开阳
  • Post category:朋友投稿
  • Post last modified:2025年5月11日

桂枝去芍药汤-南开阳

作者 : 南开阳    编辑 : 谷羽希   翻译 : 谷羽希

原文:

《伤寒论》第二十一条: 太阳病,下之后,脉促胸满者,桂枝去芍药汤主之。

与第15条为原则,下之后气上冲胸可与桂枝汤。

主因:

上实下虚型。

人群:

舌苔薄而白、心悸、气短、心肺功能不全、肺心病所致胸闷、乏力、少腹自觉紧张者;气胸以及心肌缺血者。

条文推论:

太阳症之湿水充实于外却反下之,下伤中气,脾胃小肠津液下之后缺失,为津脱之后的虚症;(未到阳虚)表热邪气趁下后津液虚衰内陷于心肺所致关脉促(汗也可能导致,为腠理不固热气因入少阳)。

肺与心阳气不利,胸中为阳之腑,所致上实下虚之症,虽下但表不解,仍在表,胸中邪气因入成邪实,心肺不振,自然呼吸不畅又有胸满感,邪实易奔走于胸膈之间,如单纯补下焦之虚则留有余邪激动内饮,需提振心肺之阳同时发汗解外达到治病目的,正与第64条相反。

易患胸满人群:

1.肺旧有留饮者或劳伤心力不足者,无力运化心肺之气者,有外邪则满。

2.自小便微不利水饮初期却未停于胞系之间者,反被攻下或大下之。

药物校验

1.芍药:

药症续编中记载仲景用芍药为止腹痛,且下降之性重,入心胸之阳当壁之,另此条辫病位在胸而非腹,属“满”而不“痛”,芍药阴收束之力能敛肺入阴,使少阳层内外收束,会让生姜桂枝药性受阻,使胸满胸闷更为严重。

2.生姜桂枝尖:

外能将自下而上之胁迫于肺之热气以解肌的形式发散于外,内振心肺之津液。

3.大枣炙甘草:

药用大枣止腹部挛痛,算是上工治未病了,搭配炙甘草生姜以强脾生津,同时缓和津液下行之功,津液生,则燥热止,健脾则胃气和,客气无从犯之,遂不进入少阳。

附:

病位在胸且满的其它方: 第22、第112、第118、第64条,此药性注解来源于《类聚方》。

免责申明:

以上经验与见解,为本文作者的个人使用经验和理解,仅供参考,作为学术交流,请勿盲目照搬,盲目使用责任自负!因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,用药也会不同。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。如有其他经验,欢迎评论,欢迎投稿。

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,请给我点个赞。
如果您还是一个富有且慷慨的人,请给我打赏!
您的认可是我继续写作的最大动力,非常感谢!
美金打赏按钮——


下方有人民币打赏按钮。

赞赏

微信赞赏支付宝赞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