梔子檗皮湯-南開陽

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梔子檗皮湯-南開陽
  • Post category:朋友投稿
  • Post last modified:2025年5月20日

梔子檗皮湯-南開陽

作者 : 南開陽     編輯 : 谷羽希    翻譯 : 谷羽希

條文:

《傷寒論》261:傷寒身黃,發熱,梔子檗皮湯主之

《金眨鉤玄》曰:“相火者,龍火也,不可以濕折之,從其性而伏之,惟黃柏之屬可以降之。”梔子偏於上,黃柏偏於下,甘草偏於中焦。梔子清心火,黃柏瀉相火,甘草偏於中焦。

證型:

條有發黃,屬濕熱發黃症,屬陽黃範疇。

病因病機:

此熱瘀而未實之證,熱瘀故身黃,熱未實故發熱而腹不滿。

出處:

《溫熱經緯》·卷二(卷)·濕溫(段)

原文:

傷寒身黃發熱者,梔子柏皮湯(十六)主之。

解讀:

尤在涇曰:此熱瘀而未實之證。熱瘀故身黃,熱未實故發熱而腹不滿。梔子撤熱於上,柏皮清熱於下,而中未及實,故須甘草以和之耳。

沈堯封曰:梔柏湯清熱利小便,治濕熱之主方也。程扶生以麻連小豆湯為濕熱主方,不思麻連小豆湯發汗之方,惟外兼風寒者宜之。梔柏湯,利小便之方也。

吳瑭在《溫病條辨》提出“梔子清肌表,解五黃,又治內煩。黃柏瀉膀胱,療肌膚間熱。甘草協利內外”,以黃退黃,同氣相求也

又《本經疏證》:“仲景用梔子,實具此二義,於熱邪煩懊證,取其於土中收清肅之氣以勝之,則梔子豉湯、梔子甘草豉湯、梔子生薑豉湯、枳實梔子豉湯,皆是也;於濕熱成黃證,取其於鬱中鼓暢發之氣而開之,則茵陳蒿湯、梔子大黃湯、大黃硝石湯皆是也。若夫汗吐下後,有乾嘔煩者,有脈浮數煩渴者,有胸滿煩驚者,又非梔子所宜,則梔子所治之煩,必係誤治以後,胸中煩,滿而不硬,不下痢者,方為合劑也。”

《藥徵》曰:“梔子主治心煩也,旁治發黃;故無心煩之證者,而用之則未見其效矣。”

以此可解釋為梔子柏皮湯以清熱為主,治陽黃,熱重於濕,適用於肝、膽、胃、腸、腎臟、膀胱等臟器對應蓄熱症候,與茵陳蒿湯同為治療濕熱蘊結之陽黃症候,但梔子柏皮湯更偏向於清熱,而茵陳蒿湯,麻黃連翹赤小豆湯這三者根據病位病程不同因勢利導,治療偏實者,運用下法,偏熱者,運用清法,偏表者,運用散法。

免責申明:

以上經驗與見解,為本文作者的個人使用經驗和理解,僅供參考,作為學術交流,請勿盲目照搬,盲目使用責任自負!因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,用藥也會不同。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。如有其他經驗,歡迎評論,歡迎投稿。


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,麻煩給我點個讚。
如果您還是一個富有且慷慨的人,請給我打賞!
您的認可是我繼續寫作的最大動力,非常感謝!
美金打賞按鈕 ——


下方有人民幣打賞按鈕。

赞赏

微信赞赏支付宝赞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