麻黃連翹赤小豆湯-南開陽

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麻黃連翹赤小豆湯-南開陽
  • Post category:朋友投稿
  • Post last modified:2025年5月21日

麻黃連翹赤小豆湯-南開陽

作者 : 南開陽    編輯 : 谷羽希    翻譯 : 谷羽希

原文:

《傷寒論》262:傷寒瘀熱在裏,身必黃,麻黃連軺赤小豆湯主之。

病機:

濕熱在表,而鬱閉腠理。

藥物搭配:

麻黃 杏仁:一宣一降,肺氣得宣,調通水道以助濕邪排出體外。

麻黃 生薑:兩者皆可走表,接除鬱閉,發泄腠理以透熱於外。

炙甘草 大棗:補中益氣,和中健脾。

赤小豆、連翹、生梓白皮內清濕熱於裏。

麻黃、杏仁、生薑外散濕熱於表。

炙甘草大棗等藥牽制內外,緩藥物之峻,扶助正氣,使正氣內存,邪不可干。

總結:

從濕熱發展病症來看。

第一階段:

為濕熱在表,濕熱初起,蒸熏肝膽,影響肝膽疏泄功能,膽汁外溢,發為身必黃症候,麻黃連翹赤小豆湯主之。

第二階段:

為濕熱入裏症狀,濕性重著,鬱閉腠理 ,裏熱外泄無門,表現為發熱明顯,則黃染逐重,遂用梔子柏皮湯。

第三階段:

為濕熱在裏階段,表現為小便不利,腹微滿,可能影響內部臟腑功能,導致臟腑水道傳導糟粕的功能異常,濕無從小便處,熱難以從大便解,此時濕熱甚重,黃染更甚,“表現為身如橘子黃”,遂用茵陳蒿湯。

免責申明:

以上經驗與見解,為本文作者的個人使用經驗和理解,僅供參考,作為學術交流,請勿盲目照搬,盲目使用責任自負!因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,用藥也會不同。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。如有其他經驗,歡迎評論,歡迎投稿。


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,麻煩給我點個讚。
如果您還是一個富有且慷慨的人,請給我打賞!
您的認可是我繼續寫作的最大動力,非常感謝!
美金打賞按鈕 ——


下方有人民幣打賞按鈕。

赞赏

微信赞赏支付宝赞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