附子粳米湯和理中湯

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附子粳米湯和理中湯
  • Post category:朋友投稿
  • Post last modified:2025年5月21日

附子粳米湯和理中湯

作者 : 南開陽    編輯 : 谷羽希 翻譯 : 谷羽希

附子粳米湯

原文:

《金匱要略10腹滿寒疝宿食》 十、腹中寒氣,雷鳴切痛,胸脅逆滿,嘔吐,附子粳米湯主之。

病症:

腹部寒證雷鳴不止,逆為阻隔,胸腔之中肺主肅降一身之氣降不下反而上逆,與胸脅苦滿有著本質區別、急腹症和中焦寒濕嘔逆清水等皆與此有關。

病位:

胸腹寒飲,中焦氣機失調,需溫中化飲降逆。

理中湯常用加減:

1、四肢冷兼拉清水加附子5、6g即可。

2、痛瀉寒中:胃脘、臍下有陰冷感,大便無臭味。用附桂理中。

3、寒濕發黃,如急性肝炎,清熱藥不宜多用,白花蛇舌草不能用,最多加點茵陳、鬱金。

4、氣上衝胸:腸鳴、氣滯腹脹、脅脹痛、乾嘔、噁心、反酸,加吳茱萸。

5、中焦虛寒較輕,加木香/藿香/香附、砂仁。

6、飲食入胃有冰涼感,加丁蔻。

7、久瀉,大便滑脫,加川椒、烏梅(直接用烏梅丸)。

8、胃腸濕熱,或長期脾胃陽虛導致濕邪久遏化燥,加黃連3~5g,即連理湯。黃連可燥濕,又可反佐乾薑、白朮。

免責申明:

以上經驗與見解,為本文作者的個人使用經驗和理解,僅供參考,作為學術交流,請勿盲目照搬,盲目使用責任自負!因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,用藥也會不同。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。如有其他經驗,歡迎評論,歡迎投稿。


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,麻煩給我點個讚。
如果您還是一個富有且慷慨的人,請給我打賞!
您的認可是我繼續寫作的最大動力,非常感謝!
美金打賞按鈕 ——


下方有人民幣打賞按鈕。

赞赏

微信赞赏支付宝赞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