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Table of Contents
Toggle附子粳米汤和理中汤
作者 : 南开阳 编辑 : 谷羽希 翻译 : 谷羽希
附子粳米汤
原文:
《金匮要略10腹满寒疝宿食》 十、腹中寒气,雷鸣切痛,胸胁逆满,呕吐,附子粳米汤主之。
病症:
腹部寒证雷鸣不止,逆为阻隔,胸腔之中肺主肃降一身之气降不下反而上逆,与胸胁苦满有着本质区别、急腹症和中焦寒湿呕逆清水等皆与此有关。
病位:
胸腹寒饮,中焦气机失调,需温中化饮降逆。
理中汤常用加减:
1、四肢冷兼拉清水加附子5、6g即可。
2、痛泻寒中:胃脘、脐下有阴冷感,大便无臭味。用附桂理中。
3、寒湿发黄,如急性肝炎,清热药不宜多用,白花蛇舌草不能用,最多加点茵陈、郁金。
4、气上冲胸:肠鸣、气滞腹胀、胁胀痛、干呕、恶心、反酸,加吴茱萸。
5、中焦虚寒较轻,加木香/霍香/香附、砂仁。
6、饮食入胃有冰凉感,加丁蔻。
7、久泻,大便滑脱,加川椒、乌梅(直接用乌梅丸)。
8、胃肠湿热,或长期脾胃阳虚导致湿邪久遏化燥,加黄连3~5g,即连理汤。黄连可燥湿,又可反佐干姜、白术。
免责申明:
以上经验与见解,为本文作者的个人使用经验和理解,仅供参考,作为学术交流,请勿盲目照搬,盲目使用责任自负!因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,用药也会不同。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。如有其他经验,欢迎评论,欢迎投稿。
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,请给我点个赞。
如果您还是一个富有且慷慨的人,请给我打赏!
您的认可是我继续写作的最大动力,非常感谢!
美金打赏按钮——
下方有人民币打赏按钮。
微信赞赏
支付宝赞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