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Table of Contents
Toggle柴胡桂枝干姜汤-南开阳
作者 : 南开阳 编辑 : 谷羽希 翻译 : 谷羽希
原文:
《伤寒论第147条》 伤寒五六日,已发汗而复下之,胸胁满微结、小便不利、渴而不呕、但头汗出、往来寒热、心烦者,此为未解也;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。
病因病机:
少阳病误汗误下,津液耗伤,外邪趁虚入里,少阳气郁微结于胸胁,枢机不利,少阳胆热上扰,欲从头汗解,邪气伤中,损伤脾阳导致的“胆热脾寒”;治宜清少阳之热,温太阴之寒。
条文理解:
伤寒汗下后,邪入少阳,枢机不利,因手足少阳常可互相影响,一方面胆火内郁,疏泄失常,另一方面少阳三焦因之壅滞,决渎失职,使水饮留结于中,水道失于通调,阳气不得宣发,故见胸胁满微结、小便不利、口渴等症;邪陷少阳,气郁不舒 故胸胁满微结;胆气上炎灼伤津液,故心烦口渴;热郁不得宣泄而上蒸,故头汗出;正邪纷争,故往来寒热;胆热未犯胃,故不呕;三焦气机阻滞,故小便不利;内伤脾气,太阴虚寒,故见腹满或大便溏泄。
药证:
柴胡主肠胃饮食积聚之无形之气,寒热邪气,推陈致新,与黄芩8:3搭配解郁热而治胸胁苦满。
黄芩苦寒,配干姜之辛温以解微结。
天花粉之润加牡蛎之收能滋液解渴。
桂枝、甘草治气冲并兼和外。
甘草干姜理中气。
诸药并用则外散风寒,又能内泻寒热,兼以化湿祛浊。
诸药寒温并用清上温下,使气机调畅,气血平和,正合本病重腠理开的情况下调畅气机的治则。
免责申明:
以上经验与见解,为本文作者的个人使用经验和理解,仅供参考,作为学术交流,请勿盲目照搬,盲目使用责任自负!因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,用药也会不同。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。如有其他经验,欢迎评论,欢迎投稿。
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,请给我点个赞。
如果您还是一个富有且慷慨的人,请给我打赏!
您的认可是我继续写作的最大动力,非常感谢!
美金打赏按钮——
下方有人民币打赏按钮。
微信赞赏
支付宝赞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