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able of Contents
Toggle柴胡桂枝乾薑湯-南開陽
作者 : 南開陽 編輯 : 谷羽希 翻譯 : 谷羽希
原文:
《傷寒論第147條》 傷寒五六日,已發汗而復下之,胸脅滿微結、小便不利、渴而不嘔、但頭汗出、往來寒熱、心煩者,此為未解也;柴胡桂枝乾薑湯主之。
病因病機:
少陽病誤汗誤下,津液耗傷,外邪趁虛入裏,少陽氣鬱微結於胸脅,樞機不利,少陽膽熱上擾,欲從頭汗解,邪氣傷中,損傷脾陽導致的“膽熱脾寒”;治宜清少陽之熱,溫太陰之寒。
條文理解:
傷寒汗下後,邪入少陽,樞機不利,因手足少陽常可互相影響,一方面膽火內鬱,疏泄失常,另一方面少陽三焦因之壅滯,決瀆失職,使水飲留結於中,水道失於通調,陽氣不得宣發,故見胸脅滿微結、小便不利、口渴等症;邪陷少陽,氣鬱不舒 故胸脅滿微結;膽氣上炎灼傷津液,故心煩口渴;熱鬱不得宣泄而上蒸,故頭汗出;正邪紛爭,故往來寒熱;膽熱未犯胃,故不嘔;三焦氣機阻滯,故小便不利;內傷脾氣,太陰虛寒,故見腹滿或大便溏泄。
藥證:
柴胡主腸胃飲食積聚之無形之氣,寒熱邪氣,推陳致新,與黃芩8:3搭配解鬱熱而治胸脅苦滿。
黃芩苦寒,配乾薑之辛溫以解微結。
天花粉之潤加牡蠣之收能滋液解渴。
桂枝、甘草治氣衝並兼和外。
甘草乾薑理中氣。
諸藥並用則外散風寒,又能內瀉寒熱,兼以化濕祛濁。
諸藥寒溫並用清上溫下,使氣機調暢,氣血平和,正合本病重腠理開的情況下調暢氣機的治則。
免責申明:
以上經驗與見解,為本文作者的個人使用經驗和理解,僅供參考,作為學術交流,請勿盲目照搬,盲目使用責任自負!因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,用藥也會不同。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。如有其他經驗,歡迎評論,歡迎投稿。
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,麻煩給我點個讚。
如果您還是一個富有且慷慨的人,請給我打賞!
您的認可是我繼續寫作的最大動力,非常感謝!
美金打賞按鈕 ——
下方有人民幣打賞按鈕。
微信赞赏
支付宝赞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