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古籍依据
《玄隐遗密》之《九常纪·丁戊》: “舌如初桃之色,胃气乃平”。
《敖氏伤寒金镜录》:”舌色淡红,苔薄白而润,此为无病之舌”。
汪宏《望诊遵经》:”平人舌色,淡红而润,苔薄白不燥”。
气血与循环状态
舌色淡红:反映气血调和,血液充盈且运行正常。现代医学认为舌乳头毛细血管丰富,淡红色提示血红蛋白浓度适中、微循环良好。
淡红舌与平和质:多项体质研究(如《基于文献与专家咨询的中医体质舌象特征研究》)指出,淡红舌是平和质(健康体质)的核心标志,说明脏腑功能协调。
说人话就是:像刚洗过的草莓,红润但不深。说明血液流动顺畅,没有“堵车”(气血调和)。如果太苍白(像褪色),可能“油量不足”(贫血等);太红(像火龙果),可能“发动机过热”(上火或有热症等)。
舌苔与代谢功能
薄白苔:中医认为由胃气上蒸形成,薄白均匀表示脾胃运化正常,无痰湿或热邪积聚。现代医学发现薄白苔与口腔菌群平衡、上皮细胞代谢速率适宜相关。
润泽无裂痕:舌面湿润不干燥,提示津液充足、黏膜屏障完整。
说人话就是,薄舌苔像冬天玻璃上的一层薄霜,均匀透光。代表口腔环境“干净整洁”(胃气正常,菌群平衡)。如果苔厚(像积雪),可能“垃圾堆积”(消化不良等);变黄(像锈迹),可能“系统过热”(有热证)。
润泽无裂痕像刚喷水的绿植,不干不黏。说明“水管通畅”(津液充足)。太干(像枯叶)可能“缺水”,太湿滑(像涂了油)可能“排水不畅”(体内有湿气)。
免责申明:
以上经验与见解,为本文作者的个人使用经验和理解,仅供参考,作为学术交流,请勿盲目照搬,盲目使用责任自负!因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,用药也会不同。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。如有其他经验,欢迎评论,欢迎投稿。
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,请给我点个赞。
如果您还是一个富有且慷慨的人,请给我打赏!
您的认可是我继续写作的最大动力,非常感谢!
美金打赏按钮——
下方有人民币打赏按钮。
微信赞赏
支付宝赞赏